【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做好文物保護 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萬山汞礦遺址是我國開采時間早、歷史長、規模大、保存較為完整的汞工業遺產。2012年6月,銅仁市正式啟動萬山汞礦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力爭到2025年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萬山區高度重視申遺工作,充分落實屬地保護責任,切實做好文物保護和配合申遺工作。
筆者跟隨工作人員來到蘇聯專家樓,這座有著“蘇式”風格的小洋樓不僅見證了中蘇人民的友好情誼,也見證了礦區幾十年來的風雨滄桑和變遷,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萬山鎮的工作人員每周都會前來巡查。
“我們今天過來主要是查看屋內的消防設施是否能夠正常的使用和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安全隱患。”萬山鎮黨委一負責人說道。
萬山汞礦工業遺產博物館由原貴州汞礦礦部辦公大樓改建而成,館內一幅幅照片、一張張圖表、一件件實物都深深地刻著時代的印記,全面展示了萬山汞礦開采的輝煌歷史。
“在日常工作中,主要對館內文物、消防設施、電梯運行情況等進行排查。同時還會組織學生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觀學習,加深大家對萬山歷史的了解和提高大家保護文物的意識。”萬山汞礦工業遺產博物館講解員徐蘋說。
據悉,萬山鎮實行文物包保責任制管理,包保責任人每周會對全鎮20處文物保護單位和萬山汞礦遺址進行安全巡查,抓好文物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同時在轄區內加強宣傳教育,樹牢責任意識,以微信公眾號、宣傳欄、實地走訪等方式,向群眾講述文物保護和申遺工作的重要性,使文物保護知識家喻戶曉,形成全民自覺參與到文物保護和萬山汞礦遺址申遺的良好社會氛圍中。截至目前,萬山鎮按照文物保護工作要求,在轄區內各文物保護單位張貼文物安全責任公示牌17塊。
“我們轄區內的每一處文物,都明確由一名科級干部加一名鎮干部加一名社區干部共同包保,按照規定每周對文物進行一次安全巡查,切實筑牢我們文物保護的安全防線。”萬山鎮政府主要負責人說。
近年來,萬山持續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讓文物活起來”,讓文化遺產更好地惠及民生,因地制宜實施“一帶雙核”戰略布局,把萬山汞礦遺址核心區打造成了集觀光旅游、文化推廣、休閑娛樂、科普教育、健康養生等為一體的礦山休閑懷舊小鎮,走出了一條資源枯竭型城市向綠色旅游城市轉型的發展之路。
萬山汞礦遺址,作為中國汞礦開采發展歷史的一個縮影,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文化價值,獨特而且唯一,是區域歷史、人文精神的凝聚。(黃倩)
編 輯:陳 虹
二 審:李 睿
三 審:吳江明
總值班:勾文明
網友評論